在《逆商》这本书中,作者写到了一个例子,观察若干次电击狗的实验,因为有了以前电击无法改变的经历,即使到了一个新的场景,有改变的可能,狗还是选择忍受,而不是尝试改变。
最近比较火的一个词,“躺平”就是习得性无助的一种表现形式。说的是无论对方做出什么反应,你内心都毫无波澜,对此不会有任何反应或者反抗,表示顺从心理。是真的无所谓吗?躺平者的内心是不是在说“做什么都没有用”?
昨天看了一个视频,视频中一个女人讲了她怎样将一个曾经是爆款的商品经过加工,重新卖爆的故事。
第一个故事是说,她经常会观察大V直播时的杯子,有好看、有特色的杯子她一般都会在淘宝上找到卖,有一款杯子她在卖的过程中发现,经常有人问她杯子有没有配备的勺子和盖子,后来,她把杯口量了下,在网上找到相同尺寸的杯盖,又给杯子配了一个勺子,然后她的这款杯子就卖得很火。
还有另外一个故事,就是她卖的日本的一款儿童墨镜,第一年卖得很火,第二年无人问津,为了消库存,她又想到了一个方法,原来这款墨镜的包装很简单,只有一个塑料袋包装,她从网站采购了一批儿童眼镜盒,配上儿童眼镜盒,这款商品又卖爆了。
有人问她,可能吗?我和你一样的做能不能爆呢?先不说她说的这个案例有没有可能赚钱,只说问这话的人内心是不是这样一种心理,“怎么可能?我不相信,又想割我韭菜吧?”或者“有这么好的方法,会说给别人?早都闷声发财了,谁还会给别人说?”
说这些的目的不是让你同样的卖杯子加盖子,也不是让你给眼镜配眼镜盒,是想让你想想同样的道理,能不能用在你工作的场景?
有人可能会说,不就是差异化吗?是的,你说的对,确实是差异化,看到被总结的“差异化”3个字,很多的人会说,我知道了。
“知道了”其实也是习得性无助的一种表现。知道,怎样做到呢?你有没有看到其他的差异化的做法呢?
就像写书评,很多做读书推广的人都知道很多的平台都收书评,常见的就是拉个群,每天在群里发征稿通知,让大家写。这样的效果不是太好。为什么呢?
大家知道,看起来都是书评,每个平台的调性不同,你参照这个平台的文章写的书评,到别的平台不见的就能用,更不用说你随便写的书评呢,跟平台对不上脾气,怎么能投中稿呢?
同样是书评,有人也是拉群,确定要投稿的平台,拆解平台文章调性,确定要写的书目,规定写的期限,平台提出修改建议,确定用稿,这样大家的中稿率高,大家也就有了积极性。
差异化,是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中的不做,怎么知道有没有用呢?
就像我最近买了一个笔记本电脑,银色的键盘总是感觉有些反光,即使把键盘光关了,还是觉得刺眼,习惯了原来的黑色键盘,总不能换台电脑吧,经过再三考虑,给键盘加个黑色的膜,后来在网上找到了一种半透明黑色的保护膜,完美解决键盘反光的问题。
“做什么都没有用”,关键是你做了没有,还没有开始做,就先把行动的大门关上。习得性无助,是我们大脑习惯性的一种保护,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喜欢安稳,不喜欢冒险,害怕你行动过程中的风险,评估行动的最差结果,明白最差情况下的损失,有了心理预期,改变就没有那么可怕。
就像上面的例子,杯子加盖,即使失败,也就是盖子的成本,键盘加膜,也就是膜的成本,改变的可不仅仅是十几块钱的事情。
评估最差结果,把习得性无助变成小步试错,把“做什么都没用”变成“先试着做”,重新拿回自己的掌控感。#习得性无助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