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科公益爱心 http://baidianfeng.39.net/a_ht/180516/6259289.html「本文来源:光明社教育家」光明社教育家《教育家》杂志是《光明日报》新名片。哺育思想,创造生活。因思考,而不同。OfficialAccount小学语文《少年闰土》一课中有这么一段话让我记忆犹新:“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,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。他们不知道一些事,闰土在海边时,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。”文中的“我”小时候被禁锢在四方院中,对外面的世界充满渴望,希冀有一天能冲破束缚,过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。这不由让我想到了年前,孔子到处聚徒授业,每到一处就在杏林里讲学,以天地为学堂。树荫下,绿草上,因材施教,循循善诱。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,大凡学校都有了垣墙。一方面,垣墙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宁的学习环境;另一方面,垣墙也阻隔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,构造了相对封闭的教育空间。与许多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一样,我对乡村怀有特别的感情,其中最让我眷恋的就是少年时期那没有围墙的校园。我是个幸福的孩子,生长在大集体时代,足不出村就读完了小学、初中。在那没有围墙的校园里,教我们的老师都是些吃工分的民办教师,带我们写写、算算、画画、跑跑、唱唱,有时还领着我们上工地帮村里平河坝、踩路面、砸坷垃、贴宣传报。我们一出教室门就是阳光、黄土地、枣树林和小河。麦秋两季跟着老师到生产队拾麦子、割草、砍黄蓿等,冬天放学后就捉迷藏或打坷垃仗……我们的视线从来没有被遮挡,手脚也没有被捆绑,思想可以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。那些苦涩、清白的日子,经过岁月酝酿,泡制成一腔纯粹的乡恋。上苍把我灵魂的种子栽种在那片没有围墙的校园泥土中,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,时不时我就倒腾出来,呼吸一下洁净的空气,嗅一下泥土的芳香。现在想来,除了当时国家确实有困难,那时的学校或许根本就不需要围墙。许多年过去,家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,许多变化已远远超出我儿时的想象。也许这种变化没有凝结自己的血汗,也许是自己陈旧的思想难以交融新时代的气息,无论我怎么努力,眼前的乡村都难以让我找回童年对未来的那种向往。现如今的学堂高楼危立,孩子们都进了垣墙围成的校园,除课间操、体育课可见“四角天空”,其余时间基本都闷在楼内,从教室到卫生间“两点一线”。只有考完试或放学时,孩子们才会一蹦三尺高,像鸟儿冲出笼般自由奔放。每每看到如此情景,我都会翻页般地回到从前。前几日,浏览省教育厅网站,看到了教育减负清单和“五育并举”举措,实乃教育幸事。我相信,学校的那堵垣墙经不住风吹雨打,终有一天会轰然倒下。到那时,我们的孩子就可以在蓝天下、阳光中快乐地享受教育生活。“听雨”栏目征稿教育人,你有多久没有认真地品读生活了?可曾触摸“人间草木”?可曾留意“父亲的背影”?可曾生发“秋天的怀念”?可曾感喟“小舍得”“小团圆”……我们在课文里、在书本里、在影视剧里品生活,是否有去感受、思考真实的生活?真实生活自有其万钧力量。给你命运的馈赠或给你时代的大山,予你云天或予你歧路,送你小确幸也附赠小坎坷。“生活即教育”,教育人无数次提起陶行知的这句话,但你是否真的留心倾听过生活留下的真谛?它曾予你怎样的触动、撞击与思索?《教育家》新媒体即日起开设“听雨”专栏。风声雨声声声入耳,那些真实的生活故事、生活感悟,交予我们细细聆听。不必局限于“教育”,社会百态,世事人情,一物一景,皆可入文。为自己的生活留一缕纪念,为他人留一份思考,为象牙塔中的学子,开一扇真实接触社会、了解生活的窗。欢迎老师、校长、学生投稿,体裁以散文、随笔为主,投稿邮箱qq.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ierlanlan.com/tzrz/289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