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资源、环境、矿物和金属材料需求的变化和扩展,各类新的资源利用技术工艺方法研发活跃,矿业与冶金工程学科的理论框架不断拓展和完善,研究手段不断创新,数学、物理、化学和生物学等基础学科与本学科交叉更加深入,本学科内的融合更加紧密,新研究领域相继出现。一些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方法开始投入应用。为了加强交叉学科和新方法的探索,促进新理论、新概念、新方法及其在矿产资源利用领域的创造性应用,《矿产保护与利用》编辑部组织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”专题,报道矿业与冶金工程领域基础研究领域的原创性最新研究成果,促进的矿产资源绿色、高效利用不断向前发展。专题特邀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朱旺喜研究员、中南大学孙伟教授、中南大学赵中伟教授、广西大学陈建华教授、中国矿业大学(北京)邓久帅教授担任客座主编,定于年第1期(2月份刊发,收稿截至1月10号)出版。
朱旺喜,年4月生,研究员(教授级高级工程师)。年考入东北工学院(现东北大学)有色冶金专业,年毕业获得学士学位,年7月被分配到西安冶金建筑学院(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)冶金系当教师,年考取东北工学院有色冶金专业硕士研究生,年获硕士学位,同年考取博士研究生,年毕业,获冶金工程博士学位。年被分配到北京矿冶研究总院(现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),先后在冶金所、科技处工作;年调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,先后在冶金与矿业学科、化学工程学科工作。作为高级访问学者,先后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(UniversityofWisconsin-Madison),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(UniversityofAlberta)访学。
孙伟(-),教授,博士生导师,中南大学研究生院院长,江西省钨产业、稀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。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奖励计划。担任Minerals、PhysicochemProblMinProcess、《中国有色金属学报(中英文版)》、《矿冶工程》、《有色金属》、《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》、《矿产保护与利用》、《矿冶》等中英文期刊的编委。针对我国矿产资源贫、细、杂的特点及国家清洁生产的要求,开展了浮选剂的分子设计、颗粒-气泡界面相互作用及调控、微细颗粒聚集分散行为机制、废水循环利用等基础理论研究,开发了钨矿、磷矿、萤石、镍钼矿的选矿药剂和新技术及选矿废水低成本处理技术,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,经济效益百亿以上。主持国家重大重点等科研项目14项,其中“十三五”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、“十二五”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。申报国家发明专利项(授权51项,16项已推广应用)。以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在WaterRes、Langmuir等国内外知名学术刊物上共发表论文篇,其中被SCI收录篇。出版英文专著1部《ElectrochemistryofFlotationofSulfideMinerals》(排名2)。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、教育部十大科技进展1项、湖南省科学技术创新团队奖、省部级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、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。
赵中伟(-),中南大学教授,长江学者,何梁何利奖、全国创新争先奖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、先进科技工作者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、湖南光召科技奖获得者。长期从事战略金属的冶金新理论与新工艺研究,为我国稀有金属冶金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做出了重大贡献。提出并绘制了钨冶金的“赝三元相图法”平衡相图,建立了白钨矿碱浸出新理论;发明了难冶钨矿碱法冶炼提取新技术、低品位共伴生钨矿硫磷混酸协同清洁冶金新方法、钨酸盐溶液选择性沉淀法除钼新方法,解决了我国复杂难冶钨矿的高效利用难题,满足了高性能钨材对高品质钨产品的要求。为我国钨冶金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做出了贡献。基于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原理,发明了盐湖卤水电化学脱嵌法盐湖提锂新方法,为占我国锂资源80%的盐湖锂资源的开发提供了重要支撑;技术实现重大科技成果转化(转让经费1.亿)。系列原创性理论和技术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(排名1)、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(排名1、4)、中国专利金奖1项(排名1)、省部级一等奖2项(均排名1)。
陈建华,广西大学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在国际上率先将密度泛函理论引进矿物加工领域,开辟了矿物浮选密度泛函理论研究方向;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浮选药剂与矿物表面金属离子作用的配位理论,解决了矿物晶体与浮选药剂分子难以统一描述的重大难题,创建了矿物浮选配位化学体系;开发出多个具有靶向作用的浮选捕收剂和抑制剂,实现了铜铅锌钼等多金属资源的清洁高效分离,目前新药剂已经在国内和国际多个矿山获得工业应用。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,二等奖5项;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5项,国际专利6项。出版学术专著9部,多部专著被翻译为英文和俄文。发表学术论文多篇,SCI他引多次。年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Top2%科学家。
邓久帅,男,工学博士,中国矿业大学(北京)教授、博导,国家级人才工程青年项目入选者,现任矿物加工工程系主任、铟锡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(北京)副主任、有色金属行业三稀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、有色金属行业共伴生资源分离加工重点实验室主任、有色金属行业战略性关键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创新团队负责人。越崎杰出学者,教育部霍英东基金奖,中国高校矿业石油与安全工程领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,全国有色金属优秀青年科技奖,绿色矿山青年科技奖,11项省部级/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等获得者。出版中英文著作9部,主编的《绿色矿山系列丛书》入选科技部全国优秀科普作品,授权专利40余项,起草和发布标准18项。
1.征稿内容
主要报道矿物分离过程精准调控、矿产资源清洁高效提取、矿冶绿色分离科学与工程新理论、新方法与新技术等相关基金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,尤其重点报道交叉学科和新方法、新理论的探索。
2.征稿信息
稿酬:行业知名专家稿酬元,优秀稿酬元,一般稿酬元。
版面费:1元/篇;正高级职称、博士撰写的稿件可抵免版面费(仅限第一作者撰写)。收稿日期:截至1月10号。刊发时间:年第1期(2月份刊发)。专题文章正式录用后一周内即可在知网网络首发。
3.联系方式
投稿网站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