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

作者:田岫由苏轼落难,朋友都避得远远的。只有义友马梦得,不怕政治上连累,帮苏轼申请了一块荒芜的旧营地使用,苏轼就改名苏东坡。苏东坡在那里种田、写诗,他忽然觉得:我何必要在政治上争这些东西?为什么不在历史上建立一个光明磊落的生命情感?所以他在岸边写下了“大江东去,浪淘尽”最好的诗句。苏东坡有米吃了,跟他太太说,让我酿点酒喝好不好?他还是要喝酒!“夜饮东坡醒复醉”说,晚上就在这个坡地喝酒,醒了又醉、醒了又醉。“归来仿佛三更”说,回来已经很晚。“家童鼻息已雷鸣”说,小管家睡着了,在打呼。“敲门都不应”指,苏东坡敲门都不应,之前他就要发脾气了,可现在就算了,他就去听江水的声音:“倚仗听江声”。苏轼变成了苏东坡,他跑到贵州的夜市喝点酒,碰到一身刺青的壮汉,那个人把他打在地上说:“什么东西,你敢碰我!你不知道我在这里混得怎样?”他不知道这个人是苏东坡,然而倒在地上的苏东坡,忽然就笑起来,回家写了封信给马梦得说:“自喜渐不为人知”。苏东坡的生命有了一种包容力量。苏东坡感谢的是他不断被下放。每一次的下放就更好一点,因为整个生命被现实的目的性绑住了,所以被下放的时候,才可以回到自我,才能写出美的诗句出来。他感受到:历史上那些争名争利,最后变成一场虚空。“多情应笑我”是因为他回到自我。美是一个自我的循环,美到最后,不管你是富贵还是贫穷,有自我,才有美可言。苏东坡生活艰难困苦之际,偏偏才华焕发,词作愈益飞光耀彩——“莫听穿林打叶声,何妨吟啸且徐行。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?一蓑烟雨任平生。料峭春风吹酒醒,山头斜照却相迎。回首向来萧瑟处,也无风雨也无晴。”结句“回首向来萧瑟处,也无风雨也无晴。”他是说,我回头看我走的这一生,心很静,也无所谓了。心静,则物静,则事静。看得破的人,处处都是生机。苏东坡所发出的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的祝愿,如一炷香火,点燃世世代代后来者的希望;如清钟一记,荡起千百年来袅袅不绝的余音……《僰俗》征稿启示:欢迎众亲踊跃投稿。字数--字,地区不限,题材:诗词、散文、记叙、小说和视频等;内容:美食、美景、人文、地理、民间故事和技艺等。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ierlanlan.com/rzdk/3741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  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