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文推荐义马耿村矿特大断面冲击地压巷

井下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,采用高预应力全长锚固强力锚杆锚索组合支护系统,配合采取部分卸压措施,能够有效控制特大断面冲击地压巷道的强烈变形和破坏。背景耿村矿为冲击地压矿井,巷道地应力较高,煤层强度较低且为强冲击倾向性,煤层顶板存在m左右巨厚砾岩层,冲击地压显现强烈。试验巷道位于工作面,平均采深m。工作面位于东三采区运输下山东侧,东至矿井边界,北侧工作面年2月已回采结束,南部为实体煤。试验巷道为上平巷,距采空区间的煤柱6~8m。巷道沿2-3煤层底板留2m厚底煤掘进,长度m。工作面所采煤层为2-3煤层,平均厚度10.2m,煤层倾角11°~13°,煤层结构复杂,内生裂隙发育,含泥岩及砂质泥岩夹矸3~5层,平均厚度0.8m。2-3煤层无伪顶,直接顶为泥岩,平均厚度31.5m;泥岩之上为粉砂岩、中粒砂岩互层。煤层直接底为炭质泥岩,平均厚度1.5m,基本底为细砂岩与粉砂岩互层,平均厚度12.5m。2-3煤层层顶部存在巨厚砾岩层,砾岩层厚约m,与煤层间距m,处于冲击地压危险区域。综合指数法鉴定工作面冲击危险性评价为中等冲击。解决方案试验点为耿村矿位于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的上平巷。该巷道断面为三心拱形,掘进宽度7.5m,掘进高度4.6m,属特大断面冲击地压巷道。通过分析,结合工程实践经验,确定上平巷采用高预应力强力锚杆锚索组合支护系统,辅以36U型钢支架防护的联合支护方式,支护棚距1.4m,顶板背实,同时配合采取原有的卸压措施。支护方案重点考虑以下5方面内容:采用高冲击韧性的锚杆支护材料及构件,避免受到较大冲击载荷后破坏失效。   加大支护强度,采用强力锚杆、锚索支护体系,采用MPa级强力锚杆和直径18.9mm强力锚索,支护体系能够承受强烈动载。   对锚杆、锚索施加高预紧力,尽量保持煤岩体的完整性;采用强度更高、面积更大的护表构件W钢护板,以实现预应力的有效扩散。   采用全长预应力锚固方式,避免锚杆、锚索受到冲击载荷时在锚固与非锚固交界面破坏。   减少卸压措施对支护体系的影响。爆破在锚杆支护范围外进行,钻孔打设在距离锚杆较远的位置,注水措施在锚杆支护后进行。锚杆采用直径22mm的BHRB号钢材,长度2.4m,冲击吸收功大于40J,全长预应力锚固。顶帮均采用W钢护板护表,厚度5mm,宽mm,长度mm。采用双层10号经纬网护顶,锚杆排距0.9m,间距0.95m,每排布置14根锚杆,锚杆预紧力矩为N·m。锚索直径18.9mm,顶锚索长度6.3m,帮锚索长度4.3m。每两排打设7根锚索,间距1.9m,排距1.8m。锚索设计预紧力为kN。耿村矿上平巷支护布置来源:吴拥政,何杰,王洋.特大断面冲击地压巷道破坏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[J]煤炭科学技术,,46(1):61-67.征稿邮箱:

qq.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ierlanlan.com/rzdk/331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