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帖越像越好看国展评委眼中的好临帖长

公益爱心援助定点医院 http://baidianfeng.39.net/a_xcyy/180416/6169886.html
(文章来源于书法报,分享学习,如有侵权,删)■邵佩英一、关于“选帖”问题。“书法临帖”,这里的“临”其实不排除“摹帖”的成分。从以前展览来稿的作品中,发现有不少的作品有“摹”的嫌疑。这里的“帖”,不是我们狭义的“碑帖学”的帖,也不是刻帖的帖,而是所有学习书法的碑帖、字帖的“帖”。如果参展的征稿启事中有“临摹作品要求临摹历代经典书法碑帖”,这个范围就大了。既然要求“经典”,究竟如何把握?是市面上能买到的碑帖算作经典呢,还是指我们常常挂在嘴边、耳熟能详的碑帖呢?在全国第二届书法临帖展评审中,就有一件临摹的是日本古代书法家的作品,当然也是临的问题在初评时被淘汰了。对于“经典”,有很多隶书作者选择《礼器碑》,问题是都来临摹它,那就比吧!所以淘汰得也就最多。王羲之的《兰亭序》,太经典了,临摹的难度也最大,没有多少人敢临摹的。全国第二届书法临帖作品展书作投稿“临帖展”,临写还是应该集中在最为常见的普遍意义的碑帖上,过于生疏、边缘、不常见的还是尽可能不去临写投稿。按照自己平时临写最多的碑帖下手,在“准”“精”“味”上下功夫。全国第二届书法临帖作品展书作二、关于“实临”问题。究竟是意临好还是实临好呢?从技法层面看,意临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像与不像哪个对。写得有情趣有味道,临得不像;临摹得很像,却怀疑是摹写,或者是摹而不“写”。再往深处想,会不会作者通过“响拓”的方法“制作”出来的,也不好说。当代的科学技术早就解决了很多过去想都不敢想的问题,比如评审中就能发现有些作者用原碑帖进行放大、剪贴,重新排列,再双勾留下的痕迹。办“临帖展”原本初衷是为了鼓励广大书法家、书法工作者和爱好者深入学习继承中国传统书法,在继承的基础上潜心创作、与古为新。如果过分强调“实临”的重要性,写得越逼真越好,就有可能导致作者通过不正常手段“做”出一件临书作品来。也就失去了举办“临书展”的意义。全国第二届书法临帖作品展书作在评审中,笔者更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ierlanlan.com/cyrz/2579.html